当前位置:首页 > 炒股技巧 > 正文

申万宏源投行项目遴选“带病闯关”:国宏工具IPO四大违规引爆监管重拳

申万宏源投行项目遴选“带病闯关”:国宏工具IPO四大违规引爆监管重拳

  近日,上交所一纸《纪律处分决定》揭开证券行业惊雷。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(下称“申万宏源”)因在国宏工具系统(无锡)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国宏工具”)科创板IPO保荐过程中存在四大违规行为,被予以通报批评,两名保荐代表人吴杏辉、雷晨遭6个月“禁业”重罚。

  根据申报文件,国宏工具2020-2022年研发投入累计达4,674.09万元,占营收比例5.35%,研发人员占比11.61%,勉强触及科创板科创属性门槛。但现场检查揭露惊人真相:国宏工具认定的研发人员中有15人属于非研发部门且主要从事生产销售活动,另外还有2人未与发行人建立正式劳动关系,国宏工具上市申报材料中所认定的57人中,竟有17人不属于研发人员。

  此外,国宏工具727.84万元研发投入涉嫌虚增,直接导致其科创属性指标不达标。

  申万宏源未能对研发人员认定、研发投入归集予以充分核查, 相关数据扣除后发行人不再满足科创属性指标条件,也未对发行 人公司治理存在的缺陷、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认定准确性及 应收账款回款风险予以充分关注并审慎核查,未能保证发行上市 申请文件信息披露的真实、准确。可见申万宏源对异常波动未保持职业怀疑,暴露尽调流于形式。

  此次处罚并非孤立事件。2024年申万宏源沪深IPO项目撤回率达56%,遭6次监管处罚,投行收入连续下降。数据背后是风控机制的多重失灵:比如项目遴选“带病闯关”。国宏工项目原由辅导超3年,申万宏源2022年“截胡”后仓促申报,尽调周期不足8个月。

  2024年,申万宏源交出了一份“撕裂式”成绩单。全年营收247.4亿元,同比增长15.04%;扣非归母净利润50.72亿元,同比增幅15.63%。表面光鲜的数据背后,隐藏着业务结构的剧烈重构。  

  其中投行业务断崖下跌。公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9.73亿元,同比下滑32.64%,占营收比重从2021年的5.22%降至3.93%,创10年新低。

  注:本文结合AI生成,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,仅供参考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

有话要说...